查詢
【臨床技能】肩臺制備時的注意事項!
日期∶2020-6-1
【導讀】在口腔修復中, 對于需要做全冠的牙齒,要進行牙體預備,靠近牙齦的地方所均勻磨出的一圈平臺稱肩臺。 常規除了過小牙或錐形牙及倒凹過大的牙齒,可以不做肩臺。
| 來源:百度文庫 圖片來源于百度圖片
在口腔修復中, 對于需要做全冠的牙齒,要進行牙體預備,靠近牙齦的地方所均勻磨出的一圈平臺稱肩臺。
常規除了過小牙或錐形牙及倒凹過大的牙齒,可以不做肩臺。 1、制備前排齦(除了齦上肩臺制備不需排齦外,其余都應該) 在牙體預備前進行10~20分鐘排齦; 在排齦時應該采用10g左右力量,不應該為了強調齦緣的清晰而過度壓迫牙齦; 要有專門排齦線和排齦器,將排齦線完全壓入齦溝內,再滴上去甲腎上腺素;
2、制備齦下肩臺時先齊齦制備牙體的唇頰舌腭側 備出足夠空間后再向下延伸,預備牙體。 勿傷及牙齦,并且不要太深,一般位于齦下0.5mm左右。
3、不能因為要預備肩臺而預備肩臺。 不要刻意的將車針改變方向,在頸緣一圈挖一條“隧道”, 這樣很容易形成倒凹,制作出牙冠后導致頸緣不密合, 而是應順著牙面向下延伸。
4、制備時軸面的預備厚度一定大于肩臺的寬度。
5、制備肩臺時車針選用沙粒較細的車針。
為什么要排齦?
1、通過排齦我們可以準確的制備肩臺,而不損傷牙齦。 清晰的印模可以讓技工通過齦溝分清肩臺與牙齦,以便使修復體達到*佳密合性。
2、如果印模齦緣處不清晰,技工將很難掌握肩臺的位置, *終修復將有可能出現內冠邊緣懸突和肩臺懸突問題。 內冠邊緣懸突是導致牙齦變色的“罪魁禍首”; 肩臺容易出現繼發齲。
預備肩臺的深度
如今,全冠修復成為我們的主要修復形式。 但為其美觀考慮,大部分都采用齦下肩臺, 將齦邊緣放入齦溝過深,由于修復不當會損害牙周。
1、冠邊緣對基牙牙周的影響在三個方面: 冠邊緣位置深淺; 冠邊緣與基牙肩臺的密合度,現在的要求是0.1mm誤差; 冠邊緣的外形輪廓。
2、冠邊緣的位置要放在一個適合的位置, 齦溝的深度在患者口中會有很大不同,深度因人而異, 尤其是存在牙齦或牙周炎癥的患者。 其齦溝會有超過2mm的深度,絕大部分會小于1mm, 冠邊緣不要損傷上皮附著,這樣就會引起齦炎。
肩臺的外形應與釉牙骨界相適應:注意備牙時上皮性附著在牙的不同側面的弧線各不相同。 不要把肩臺備成平的,要與釉牙骨質界的弧線相適應, 只有嚴格遵守這一點才可以避免破壞上皮性附著而導致牙齦炎癥,進而牙齦萎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