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種常見的由機會性致病真菌——念珠菌引起的疾病,最常見為白色念珠菌病。這類疾病常出現在免疫缺陷的病人如
AIDS、癌癥、移植或戴義齒的老年人中。除了使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藥物治療,含有抗真菌藥物的商業漱口水具有安全簡便、副作用少的輔助治療作用,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華紅教授等研究我國市場上各類漱口水的抗真菌作用,并將此結果發表于
11 月的 Oral Diseases 雜志上。
研究人員選取了七種市場上常見的商業漱口水,分別是李施德林、復方氯己定、聚維酮碘、西吡氯銨、高露潔、佳潔士、碳酸氫鈉,使用氟康唑進行陽性對照,選擇了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紙片擴散法、微量肉湯稀釋法及抗真菌生物膜活性試驗來檢驗其抑菌作用。
圖 1 紙片擴散試驗結果 a. 白色念珠菌(左上:漱口水;右上:氟康唑;中下:空白組)b.
克柔念珠菌(左上:漱口水;右上:氟康唑;中下:空白組)
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漱口水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復方氯己定、西吡氯銨對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最明顯。對于克柔念珠菌,西吡氯銨漱口水的作用效果最佳,西吡氯銨、高露潔及佳潔士的主要有效成分均為氯化十六烷吡啶,因此三者抑菌能力大致相同,而
NaHCO3
對克柔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并不明顯。此外,復方氯己定、聚維酮碘和西吡氯銨三種漱口水對降低念珠菌成熟生物膜代謝的作用最大(60%–80%)。
綜合來看,復方氯己定、西吡氯銨、高露潔、佳潔士這四種漱口水對抗真菌作用效果比較顯著,但同時需要注意到這些非處方類漱口水也存在一些缺點,如牙齒、舌頭表面染色,口腔味覺變化、偶有燒灼感等。此研究僅為一次體外的實驗研究,仍需要進一步建立有效的臨床試驗來研究這些漱口水對患者的有效性、主觀感受及副作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