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行業新聞
首頁 | | 行業新聞
消炎藥止牙痛不科學 醫生: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
日期∶2014-7-5
據介紹,牙痛是口腔疾病常見的一種癥狀。牙齦、牙髓、牙根、牙周等方面都會引起牙痛。齲齒是最常見的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如果齲洞不及時填補,長期刺激就可能導致牙神經發炎。人們常說的“牙痛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講的就是牙髓炎。有時牙髓炎劇痛后緩解了,許多人誤認為牙病好了,其實是牙髓壞死了,疼痛才會減輕,但不醫治,感染會擴散到牙根尖部,造成根尖周炎。 “吃紅霉素加維生素,對牙齦炎能起到暫時緩解疼痛作用,但對牙髓疼痛則作用不大,只能用于輔助治療。”福州一家醫療機構的口腔專家王醫生說,牙齒中間有一個空腔,內有血管、神經、細胞等牙髓組織。牙痛時,炎癥導致牙齒周圍紅、腫、熱、痛。但是牙髓腔四壁堅硬,消炎藥要想發揮藥效,只能通過牙根尖孔進入牙髓腔。事實上,因牙根尖孔特別纖細,口服消炎藥多數經全身吸收,只有很少量藥物通過血液到達牙髓組織內,而以這些藥物到達病灶的劑量,根本無助于牙痛緩解。 王醫生告訴記者,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發作應及時就診。在就醫前可服止痛片,吃消炎藥是沒有用的。要避免牙髓炎、根尖周炎,關鍵在于預防蛀牙。 王醫生表示,緩解牙痛必須到醫院接受專科治療。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疼痛劇烈,是因為牙髓組織被硬組織包圍著,一旦出現炎癥,滲出增多,導致髓腔內的壓力劇增,壓迫牙髓神經,引起劇痛。牙髓有炎癥是不可逆的,必須進行開髓、拔髓、根管預備、根管充填等治療才能止痛。對于急性根尖周炎,由于炎癥在根尖部,炎癥滲出物難以找到出路,同樣會引發劇痛。只有開通根管,才能緩解壓力。對于因牙齦炎癥引起疼痛,要做牙周潔治,嚴重的要進行牙周治療。 專家還提醒,三叉神經痛、頜骨腫瘤甚至高血壓、心臟病,有時也表現為牙痛。所以有牙痛時,千萬不能自行用抗生素、維生素等治療。 相關鏈接 牙痛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牙體、牙髓病變。齲洞發展到較深的程度就會有冷、熱等刺激性疼痛,此時不治療,會發展到牙髓炎癥,引起自發性疼痛,如果還不治療,待到急性炎癥期過后,疼痛癥狀就會減輕直到消失,但炎癥會侵蝕牙體內的牙髓并且發展到牙周組織,最后在牙齦形成瘺孔,由此流出膿液,這個時候就應到醫院做更復雜的治療,不然,牙齒非拔不可。 第二種是牙周病變引起來的。常見的有因為食物嵌塞引起來的牙齦炎、冠周炎,此時只需清理嵌塞的食物,敷以消炎、止痛、安撫牙齦的藥物就可以了;也有因不注意牙周衛生造成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直至牙齒松動、脫落,更有因重度牙周病形成的深牙周袋內病菌滋生,感染至牙根尖,形成牙髓炎。
|